高含硫氣田開發期間地面集輸存在多項挑戰,一是高含硫天然氣介質具有劇毒和強腐蝕性,硫化氫泄露風險高,安全運行要求高;二是地處復雜山地地貌,人口稠密,管網布局難度大,集輸難度大;三是氣井含有地層水,特別是運行幾年后含水量大,影響集輸管道的正常運行,污水處理和回注難度大;四是安全環保要求高。
勝利油田元壩單井平臺較多,氣井比較分散,最邊緣站場距集氣總站約33km,需要采用新集輸技術工藝。元壩總體集輸技術工藝選用“改良的全濕氣加熱保溫混輸工藝”。但針對濕氣輸送過程中的腐蝕風險,確定了以集輸管材和緩蝕劑應用為主要內容的綜合防腐技術。同時配套應用自動控制、聯鎖關斷和環境保護技術,實現安全、高效和環保開發。
防護措施及安全控制技術
高含硫天然氣含有劇毒H2S,一旦發生重大泄露事故,將對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巨大損失。因此,安全措施成為高含硫氣田開發的重中之重。
站場和管線布置安全措施,集氣站場內凡產生有害氣體和可燃氣體的生產設施,按當地全年最小頻率風向布置在站控室或明火區的上風側;集氣站內考慮應急疏散門,每站2個,一個在大門處,一個在裝置區圍墻上。緊急情況下大門不能及時打開,故在其旁邊增設小門,以便應急逃生。
管網布置原則,a)沿線地勢險峻、溝壑縱橫,屬典型山區、深丘地形,且穿越山澗、溝壑多。考慮到多數路段不具備機械施工條件,選線過程中盡量利用現有交通條件,方便運管、堆管、抬管、吊管、組焊以及各種施工機具的進入;山區管線多走山瘠線、埡口,少走合水線及比較陡峭的山頂,經過梯田時盡量垂直穿過,以減少保坎護坡工作量,并可增強管線的穩定性。
自動控制系統的投用
元壩氣田17億立方米/年試采工程地面集輸工程的自動控制系統采用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監控和數據采集(SCADA)系統,該系統將達到在調度控制中心完成對全線進行監控、調度、管理的自動化水平。操作人員在調度控制中心通過SCADA系統可完成對集輸系統的監控和運行管理,沿線各站場可達到有人值守,無人操作的運行管理水平,而閥室無人值守。
SCADA系統分為三大部分:過程控制系統(PCS)、安全儀表系統(SIS)和調度中心控制系統。在每個控制接點(站場和閥室)均分別設置兩套子系統:過程控制系統(PCS)、安全儀表系統(SIS),作為一個單獨的網絡節點,掛在相同的光纖通信子網及5.8G無線備用網絡上,分別對應實時數據服務器和中心安全儀表系統上傳或下載數據。其中PCS主要負責正常的工藝流程控制和監視,SIS則負責對超出PCS控制范圍的工藝控制對象進行相應的聯鎖保護。
泄露檢測技術
站場以及閥室設置點式紅外可燃氣田探測器和電化學式有毒氣體探測器以便于探測甲烷和硫化氫濃度。閥室線路截斷閥配套電子防爆管單元,可監測管線的壓力變化情況,以推斷管線是否存在泄漏。隧道中設置開路式、紅外吸收補償式可燃氣體探測器和電化學式有毒氣田探測器以便于探測甲烷和硫化氫濃度。
含硫天然氣泄漏激光監測裝置,基于調制半導體激光吸收光譜(TDLAS)學原理,利用二級管激光器的窄線寬和可調諧等特性,完成了用于隧道天然氣集輸管線泄漏的開放光路激光監測系統的研制和開發。該監測系統采用先進的定標方法設計,運行過程中無需標氣,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可對CH4、H2S氣體的特征吸收光譜同步實時監測,測量靈敏度高,測量下限達到PPM量級,由此具有微量泄漏預警技術特點。可監測1000米范圍內的含硫天然氣泄漏。
緊急關斷控制系統
緊急關作用是當發生事故時能及時對系統進行關斷,有效控制泄漏并確保人員和設備安全。緊急關斷(ESD)功能的設置,ESD功能可在發生事故的情況下確保人員和生產設施的安全,防止環境污染,盡量減少事故造成的影響。系統的關斷邏輯由安全儀表系統(SIS)來實現。ESD通過對元壩氣田含硫區塊生產過程中的所有關鍵參數(譬如:壓力、溫度、液位、火/氣探測設備)進行連續監視,當檢測的安全參數超過限定值時,SIS將按照預定的ESD邏輯立即對生產設備進行操作,力爭將生產過程控制到安全的狀態,把發生惡性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保護人員、生產設備及周邊環境的安全。在站場進出口設置ESD手動按鈕,調度控制中心、集氣站控制室設置ESD手操臺,閥室設置ESD手操面板。所有的ESD手操設備均是“防誤操作”設計。
全氣田的ESD緊急關斷邏輯共分為4級:ESD-1:氣田關斷。此級關斷需觸發氣田站場的ESD-3級關斷。ESD-2:支線關斷。此級關斷需觸發此支線沿線站場的ESD-3級關斷。ESD-3:集氣站保壓關斷。生產流程以及輔助流程均關斷,是否啟動放空需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必須由站場指定的操作人員手動確認后觸發。ESD-4:單元關斷。各工藝單元關斷。
安全泄放系統
為保護站場內的各種承壓設備及滿足管道事故泄放需要,對可能超壓的設備、管道設置安全閥及放空系統,放出的氣體進入火炬系統燃燒。
集氣站場的所有工藝設備、管道放空均進入火炬系統焚燒后排放。集氣干線緊急關斷后,如果需要放空泄壓進行維修作業,管道中的含硫化氫天然氣必須通過站場的火炬系統放空,嚴禁高含硫化氫的天然氣不經火炬焚燒冷放。火炬設施包括火炬筒體、塔架、長明燈、點火系統等裝置。為了防止空氣進入火炬筒體內發生爆炸事故,火炬筒體內通入燃料氣作為密封氣體。
為了預防事故狀態下設備因超壓造成破裂,引發更大事故,按照安全閥設置規定要求,在操作過程中可能超壓的壓力容器上均設置安全閥,安全閥的泄放量、定壓、背壓、校驗和維護均按規定執行。為在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對事故可能影響區域內的村民進行報警和通知。
含硫污水運輸、裝卸過程中安全措施
本工程設計有2臺密閉污水罐車拉運含硫污水,卸車過程自動向水罐補氮氣;裝車過程的天然氣回氣密閉流程,確保含硫天然氣不外泄。污水罐設計有液位連續監測,高液位聲光報警,連鎖關閉裝車泵。
在污水站和注水站裝卸車區域均配置有固定式H2S監測儀,24小時連續監測現場H2S濃度,監測儀探頭置于現場H2S易泄漏區域,主機安裝于遠離現場的控制室。配備移動式H2S監測儀,正壓式呼吸器和檢修時用的現場通風機等,以降低或消除含硫氣體對操作人員健康危害。
污水管線防水擊和防泄漏的安全措施
用流體模擬軟件模擬污水收集過程和水擊情況,在分離器出口設置水力控制閥和安全閥,事故時的污水排放至集氣站和集氣總站的緩沖罐。污水管破裂后會發生污水泄露,污水中含有硫化氫,可能會對周圍的人員造成傷害。因此, 在污水管線沿途截斷閥室內設置污水截斷閥,截斷發室內設置壓力變送器,檢測污水管線壓力變化,壓力數據上傳至中控室,同時要求巡檢人員加強巡檢。
站場發生氣體泄漏報警時,如果在可控范圍內,操作人員佩戴正壓式空氣呼吸器到現場確認,確認后向區調報告現場情況,根據情況啟動區級應急預案,并向廠調報告,中控室密切監控;如果達到ESD關斷條件,操作人員佩戴正壓式空氣呼吸器并觸發關斷后從緊急逃生門撤離就地警戒,向區調報告,啟動區級應急預案,向廠調報告,中控室監控確定關斷情況,啟動廠級應急預案,并向分公司調度匯報。